在工藝方面,少數企業向五連軋、六連軋等新工藝邁進,相對優勢已經凸顯。然而,大部分企業生產工藝相差不大,設備功能近似,行業整體水平還不太高。
在布局方面,當前,我國不銹鋼產業過度集中在東南沿海,西部的不銹鋼冶煉企業只有酒鋼集團與金廣集團合計年產不銹鋼粗鋼200萬噸左右,不足全國總產量的1/10,與國土面積和人口分布極不協調。而不銹鋼制品企業主要聚集在廣東、浙江、江蘇等東部省份,四川市場的不銹鋼制品自給率只有20%左右。大量的不銹鋼制品需要經過長途運輸和反復中轉,才能到達終端消費市場,物流費用大大增加。
短缺昂貴的不銹鋼產業舊時代已經遠去,質優價廉的不銹鋼特色新時代已經到來。我國不銹鋼產業從“量增”轉向“質變”的升級轉型歷程,與產業區域分布再平 衡、應用新領域拓寬擴大、全球一體化市場新格局等諸多市場機遇交互疊加。潛力市場展現廣闊前景,生產經營顯露諸多挑戰。有關預測顯示,我國的不銹鋼消費需 求可能在未來5年~10年里實現再翻番,不銹鋼粗鋼將實現接近3500萬噸左右的產業規模。如何抓住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場新機遇?
企業經營再轉型。不銹鋼產品從2015年進入相對過剩時代,企業經營模式被迫升級再轉型。傳統分段式冶煉流程受到了“一體化”成本挑戰,常規冷軋工 藝遭遇了品質競爭,傳統差價營銷模式感受了服務比拼。電商時代帶動的私人定制理念,已經觸動了不銹鋼產業各個環節的營銷神經。流通企業大力推進量身定制式 加工服務,也把冷軋企業推上了寬幅化、精細化、美觀化的新征程。
打造集約化模式。在風起云涌的全球整合大時代里,不銹鋼行業的整合力度也顯著加大,青山集團、金廣集團等行業巨頭的整合行動早已開始。不銹鋼企業結合 自身特點,努力延伸價值鏈,著力打造集冶煉、熱軋、冷軋與制品乃至創新產業園為一體的集約化模式,盡量減少或縮短中間流程或生產環節,爭取競爭優勢的**** 化。產業鏈的集團化整合優勢已經顯露,由此傳導到整合主體企業的經營模式繼續升級以及再度向上轉型。
特色化品牌牽引。特色化經營的成果是品牌信譽,品牌信譽度的背后是特色支撐。產業發展大趨勢無可逆轉,注重品牌信譽、堅持品牌經營、創造品牌價值的特 色化產業升級勢不可擋。不銹鋼產業的品牌信譽匯集點包含諸多要素聚合,既體現在履約交收、產品質量、貨款結算、支付開票等基本方面,更集中于銳意創新、開 拓空間、經營升級、合作多贏等發展領域,還拓展到產業規模、結構匹配、社會貢獻等延伸空間。